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

走路去泰國- 勿洞吃喝玩樂!(4)第一友誼村、第二友誼村、第十和平村

雖然泰南勿洞和馬來西亞只有一墻之隔,但是一過了海關就看到了「個性有別」的景色,比如一團亂的電線。是的,我想,電線杆上的電線亂如麻應該也算是泰國的特有景色吧!有時候真的很佩服電力公司的職員,怎麼能夠在這樣的「亂葬崗」裡理出一個頭緒呢?哈哈哈哈。


電線杆上的電線亂如麻應該也算是泰國的特有景色吧!
當然,勿洞還有一個別處少有的景色,那就是勿洞的歷史地位和馬來西亞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,怎麼說呢?因為勿洞以前是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戰地喲!截至目前,這裡還是有許多當年的共產黨黨員居住,有的已經入籍泰國,他們除了有華人,還有馬來人、原住民等等。

根據歷史,馬共分成三派,即陳平派、馬列派及革命派。馬列派分佈在也拉府偏西北,陳平派則在也拉派偏東,革命派則位於一個叫「宋卡昔羅縣」的地點。隨著馬共下山,陳平派的追隨者建立了「和平村」,馬列派建立「友誼村」,革命派則在「考南康」的地點。

目前,這三個派系的地點都分別成了旅遊景點,其中第二友誼村的「萬花園」更是深受遊客的喜愛!

我喜歡看歷史景點,站在現場你會有掉入歷史漩渦的錯覺,似假似真……從前歷史課本的內容讓你重新溫習了一遍。我們常說溫故知新,以前不懂的道理,現在都懂了!



剛好遇上了「水果豐收節」所以現場人數眾多。 
第一友誼村Piyamit Tunnel
嚴格來說,第一友誼村是我到了勿洞後的第一個景點。導遊說,以前進入藏匿地點是沒有梯級的,所以很考驗大家的體力。現今的地道已經經過整修,更適合遊客參觀。在現場,你也可以親身了解馬共當年如何運用智手防敵,例如在不發出煙霧的情況下煮食、地雷埋藏地點等等。

 嚴格來說,這只是一張蓋了章的紙,入門後要繳回的。







在營寨内用「孔明灶」煮大鍋飯。所謂「孔明灶」是在地底先挖个灶頭,再沿著山坡挖出一条排煙管;在出口處挖出一個煙槽,上面鋪上潮濕的麻袋。即使有煙冒出,也變得稀稀落落,難以觀察。


博物館内展示了武器、車床、照片、学习资料、運輸器具等等。 







千年大樹。 
觀音與12生肖。
在這裡可以參觀的點包括哨站、廚房、碳窑、宿舍、操練場、夫妻房、改建成博物館的禮堂和地下隧道。值得一提的是「地道」,地道共有9个進出口,目前修通供遊客參觀的有6個進出口,全長大約1公里,深50-60尺,可容納100人左右。地道建於1976年,是由馬共遊擊隊第8連隊,集中40-50人的力量,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開挖,挖掘出来的。隧道的功能主要是防御炮彈攻擊、存放炸彈和囤積粮食等等。

另外,道内也設有睡床、座位、地下儲藏室、地下工作室等基本设施。

開放時間:8AM-5PM
門票:成人- RM5.00;小孩- RM2.00

第二友誼村- 萬花園
FB:https://jsunmag.blogspot.com/2018/09/5.html

不過,先來說一下,第二友誼村附近有一家好好吃的涼粉。請看介紹:



墻上掛著的,都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,感覺很奇妙。 




又見千年老樹,橫條紋UNCLE是共產黨成員之一。 



UNCLE是馬來西亞的orang asli,是共產黨員之一。 
Aunty講述的歷史比教科書上精彩,因為她的個人經歷加強了歷史事件的張力。 











其實博物館內不得拍照,可是Aunty特別通融。謝謝! 

第十和平村
陳平的部下目前分別居住在勿洞的4個和平村,而在這次的行程中,我們特別前往了第十和平村參觀。前馬共成員,主導建村的舵手兼第一屆第十和平村村長傅少武曾經在《星洲日報》的報導中提到,初建時期非常辛苦,除了泰國政府的部份物資和一些贊助人士的贊助外,其他的都得靠自己。截至目前,第十和平村已經建成111幢房屋,另外也有禮堂、球場、馬共歷史文物館等等。

不過,後來因為泰國公主朱拉篷有感和平村人民的困苦,在和平村落成約三四年后給予關注及協助,並把和平村改为「朱拉篷公主發展村」。

在博物館的經歷很奇妙,你身在泰國,可是聽的卻是馬來西亞的新村發展史等等,在別人的國家,聽著自家的故事,太有趣了。

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共產黨在勿洞的歷史,可以參考這裡:http://navalants.blogspot.com/2014/08/blog-post_22.html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