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許有人會說,自從他們在同一天搬進同一層樓房,成為比鄰而居的鄰居,命運已經將他們放在一起了。而當他們發現彼此的配偶間竟發生了不可告人的關係的時候,在他們之間更像是牽連著無形的線,要割也割不斷。
至今他還能看見那一群漂盪的身影,剎那的相聚。房東夫婦們、自己的妻子周太太、陳先生、陳太太---蘇麗珍。樓梯間,走廊上,與她擦肩而過,或微笑寒暄,又何曾想過她那素靜的面容,明媚的體態,竟會成為他日深刻的思念。
他們在配偶背叛的陰影下,各懷心事地靠近。那是個一切變得飄搖不定、難堪的所在。有時她彷彿倚賴,又突然叛離。他想要佔據,但缺乏勇氣。想要忤逆,但是面對著蘇麗珍那莊重的神色,他感到說不出來的情怯。
一切都退去了,香港、1962年、那個陳舊的秘密……
不管當初是為了報復,抑或單純的慰藉,到最後,只剩下眷顧。
---
原声带以梁朝偉的獨白開始,張曼玉的獨白結束,首尾呼應完整的重敘了電影故事。
配乐从傳統戲曲到50年代的電影歌曲;从上海時期的時代曲到香港菲律賓樂隊的拉丁風情。
另外,一連3首Nat King Cole的「Aquellos Qjos Verdes」「Te Quiero Dijiste」和「Quizas Quizas Quizas」都是當時最為流行的拉丁音樂;而电影宣傳歌曲「Bryan Ferry」是翻唱自30年代Standard的作品「I’’m In The Mood For Love」。借著這些音樂,王家衛不但重塑了自己的童年記憶,也重新建構了他對60年代的印象。
---
從開拍至坎城首映前的前一刻,一個像謎 一樣的導演「王家衛」始終神秘到家,不到最後,無人得知最終結果,這就是王家衛一貫的風格,甚至演員在拍戲定裝時,都沒有劇本,也沒有對白可以互相切磋,完全都是靠彼此的默契及導演臨場的隨機應變!
---
張曼玉的旗袍秀
《花样年華》最能反映上個世紀60年代的香港的特質就是女人身上的旗袍,而以張曼玉的旗袍为最。影片中張曼玉換了20幾件旗袍,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張曼玉這位影后時而憂鬱、時而雍容、時而悲傷、時而大度…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。
在幽暗的燈光下,當張曼玉不斷變換著旗袍的顏色和款式時,人們彷彿看到一個東方美人的古典氣質。張曼玉不屬於以長相獲得掌聲的演員,但是在《花样年華》的旗袍装扮下,張曼玉不只是美麗的,而且是成熟的。
王家衛確實是一位塑造人物的高手,張曼玉雖然穿上這麼多旗袍,但觀眾並不覺得它多餘或累贅。
---
音樂是一把動人心魄的鎖匙
有的音樂,不是因為它的尖叫動人心魄,而是音樂包含的靈魂,像《花样年華》的音樂使得人們的心在不斷被觸動,只要這個音樂響起,我們就能感覺到我們的靈魂也随著這個音樂出竅了。很多人在評價這部影片時,對音樂在片中的成功運用,都表示了由衷的敬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