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聽到有新聞說,
台灣要舉辦幾場的講座會以尋找台灣電影的生機。
我個人覺得,這場講座應該變成交流會,
讓觀眾多發言,真正去了解台灣觀眾的想法,
製作出好片,票房自然會回流。
不能說台灣的影片不想長進,
其實台灣的國片都是有水準的,高水準到只會得獎而不會「得」票房。
也不能說是曲高和寡,畢竟還是會有人去看國片。
我的確是滿喜歡看國片的,
但是在看國片的時候必須要讓自己的思想清空,
因為很多時候看完都好好的思考片要傳達的東西。
試想想,哪有那麼多有空的人要去看國片呢?
因為看完是那麼累人的事情。
一個電影市場需要有商業的片種,也需要有非商業的片種,
可是台灣的環境,卻近乎所謂的藝術電影。
而且大部份看完之後,都覺得心情很沉重。
像「夜奔」,要狂奔還得等到晚上,給人偷偷摸摸的感覺;
像「不見」,都去電影院見面了,為何還不要見面呢;
像「你那邊幾點」,一直問人家幾點,你不煩我都煩啦;
像「海上花」,又是一部沉重的片種……
林依晨入選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片子,我忘了什麼名字,
聽都沒聽過,要觀眾怎麼去支持她,又怎麼能夠引起共鳴呢?
生活已經很沉重了,我想,觀眾可不想花錢去買「沉重」吧!
台灣電影最缺乏的賣座元素,是商業片種的元素。
「17歲的天空」、「心動」、「藍色大門」等片大賣,
但是都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引發創作人真正的省思,
創作人似乎也沒看到背後的因素。
這些片子的最大特色就是有共同的回憶,
再加上故事大綱不難懂,看完之後也有娛樂的效果。
我記得我在新聞中聽過一個導演的談話,
記者應該是說,有很多人認為國片看不懂,所以不會買票進電影院看,
可是那位導演竟然說,觀眾雖然看不懂,但是他自己卻看得懂。
拜託,如果連導演自己都看不懂的片子,那還有誰懂?
台灣的導演最大的問題就在於「沒有聽觀眾的聲音」,
只是強調自己的創作,片子不賣就歸究於宣傳做得不好,
可是問題根本就不在這,而是片種的問題。
朱延平那天說,他相信票房會起死回生,
因為每個國家的國產片都是最賣的。
這個論點是沒錯,但是是否有人探究那些國家片子背後的原因?
歐洲的藝術片子很有名,可人家也有像「Taxi」這種超賣的商業片,
盧貝松還不是商業和藝術兼具?
美國的商業片常常引起詬病,但是還不是一樣有獨立製片?
許多大牌藝人更會放下身段接演獨立製片。
韓國、日本及泰國電影大舉入侵而且也大賣,
為什麼?因為它們都具備了娛樂的因素,可以吸引觀眾花錢買票進場。
多聽觀眾的聲音,或許是改造台灣國片的最快途徑,
要不然辦幾多場講座都沒有用。
排商業片並不會降低自己的格調,導演也該放下自己的身段。
不賺錢的電影,哪有人會投資?
如果一直找外資合作,申請補助金,
那只會苦了自己,國片卻還是一樣沒出路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熱門文章
-
因為凡爾賽宮休館,所以我們將原有的行程做了一個對調,經過大家的協商,我們決定前往位於巴黎迪士尼附近的 outlet- La Vallée Village Paris 。 一行人抵達後難掩興奮的心情,主要是來了好幾天終於可以好好的血拼了。
-
分享讓朋友知道哦! 日本有不少的主題咖啡廳,比如女僕、執事、吸血鬼、貓咪等等,為的都是為顧客提供美好的咖啡時光。而現在,東京就出現了少有的猛男咖啡廳「 Macho Café 」!
-
看了也要分享出去哦! 那天和朋友聚會,朋友第一句就問:「格林德爾瓦爾德( Grindelwald )是不是很美?是不是?我們玩到忘記上少女峰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